本模型基于量价关系与形态特征,为投资者提供低吸策略参考信号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保证。
一、核心量化标准 (一)首板界定 统计近 5 个交易日内首个实体涨停板(排除一字板、T 字板),主图用红色实体柱标注。
(二)回调阶段定义- 幅度标准:从首板高点起算,回调幅度≥30%;
- 量能特征:回调阶段总成交量≤首板成交量 ×1.5,且至少有 1 日成交量≤前 5 日均量 ×0.4(地量标准)。
(三)止跌参考信号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,主图显示黄色十字星 + 红色箭头:
- 形态特征:收盘价与开盘价价差≤1%,上下影线长度>实体 2 倍;
- 量能条件:成交量≤前 5 日均量 ×0.4;
- 位置参考:回调至斐波那契 61.8% 回撤位(首板高点至回调低点连线)。
二、选股指标逻辑 筛选满足以下条件的个股:
- 首板后回调≥30%;
- 出现地量十字星组合(成交量≤前 5 日均量 ×0.4 且价差≤1%);
- 非 ST/*ST 股,流通市值>10 亿元。
三、操作策略参考 (一)介入时机建议- 信号出现后观察 1-2 个交易日:
- 若股价企稳且量能温和放大,可参考轻仓介入(仓位≤20%);
- 若继续下跌跌破信号日较低价 ×0.95,放弃介入。
- 斐波那契验证:
回调至 61.8% 回撤位附近出现信号时,可增强参考价值。
(二)风险控制规则场景特征 | 操作建议 | 量化标准 | 股价跌破信号日较低价 ×0.95 | 止损离场 | 亏损超 5% 果断执行 | 信号后 3 日未放量反弹 | 减仓 50% | 量能不配合时风险上升 | 大盘单日跌幅超 2% | 暂停使用模型 | 系统性风险下失效概率超 80% | 四、重要风险提示- 止跌误判风险:
历史数据显示,约 70% 的止跌参考信号未形成预期反弹,2022 年某股在信号出现后因行业政策调整下跌 25%,远超参考止损。 - 主力诱骗风险:
主力可能通过对敲交易制造地量十字星假象,2023 年某股 “止跌信号” 后次日暴跌 15%,实为诱多陷阱。 - 指标滞后风险:
信号基于历史形态计算,可能出现真实底部后信号延迟,如 2023 年某科技股真实见底后,信号延迟 3 个交易日才触发。 - 辅助工具声明:
本模型不构成 “精准捕捉转折点” 的承诺,投资者需结合公司基本面、龙虎榜资金流向、行业政策等多维度决策,自主承担投资风险。请勿依赖单一信号满仓操作,尤其避免在熊市中盲目低吸。
|